近日,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中國工業軟件發展大會上,中國電科展臺上的“產品全生命周期一體化工業軟件”產品引發業內關注。記者了解到,這是14所與兄弟單位組建中電科工業軟件(智能制造)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后的首次成果集中亮相。中電國睿副總經理沈小兵表示:“當前我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面臨技術封鎖等多重挑戰,突破高端工業軟件‘卡脖子’技術勢在必行。我們正努力發揮集團優勢,整合生態資源,以工業軟件的強勢崛起,助力制造業的騰飛?!?nbsp;
據介紹,今年9月28日,中電科工業軟件(智能制造)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,牽頭單位為14所,另有電科院、智能院、2所、10所、15所、28所、29所、38所和48所等9家兄弟單位共同參與。秉承“國家所需、行業所趨、電科所能”的使命,研究中心聚焦工業軟件價值鏈核心,打造“產品全生命周期一體化工業軟件”體系。
昨天在寧亮相的產品涵蓋數字主線、系統設計、電子設計、工程仿真、生產制造、試驗鑒定、服務保障、運營管理等八大板塊。如,系統設計工業軟件可以滿足復雜高端裝備的小型化、集成化、多專業融合化的創新需求;工程仿真技術可以解決射頻鏈路設計與仿真中的“仿不準、做不快”痛點。
中電科工業軟件(智能制造)技術發展研究中心的10家成員單位,均為我國工業軟件領域的“尖子生”。他們的“產品全生命周期一體化工業軟件”產品,可廣泛應用于航空、航天、傳播、交通、能源等行業,并已助力一批國之重器的研發制造。在中國首款大型客機發動機的研制中,他們幫助客戶構建了跨地域、跨企業的協同研制和適航取證平臺。
目前,在成員單位的攜手推進下,“產品全生命周期一體化工業軟件”已完成了與主流國產服務器、云平臺、數據庫、操作系統的適配,國產化生態體系初步搭建完成。(通訊員 石汝佳 記者 張希)
為方便提供優質服務,請留下新的信息